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小兵 何蓉 文/图
在华亭市的大街小巷,社区网格员穿梭在楼栋间,精准对接居民需求;颐养之家里,老人品尝着自助餐美食,敬请享受文化休闲时光;托育中心筹备紧锣密鼓,即将填补公办婴幼儿照护空白;文化馆内,公益培训课程惠及数千市民。这一幅幅生动的服务图景,正是华亭市立足“城市服务型”功能定位,将服务融入城市发展脉络的生动写照。
服务送到“家门口”
社区是城市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。华亭市城市社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从小处、难处入手,着力完善“家门口服务体系”。
“服务的关键在于办到群众心坎上?!蔽幕稚缜游岣敝魅窝铈旱莱龉ぷ餍牡?。社区工作人员坚持“多跑腿、勤倾听”,组织志愿者每周上门探访,为特殊群体提供生活照料与心理慰藉;安装“爱心呼叫器”,建立居民联络群,确保第一时间响应诉求。在此基础上,针对性地开办幸福食堂解决用餐难题,增设健身器材满足锻炼需求,开放社区影院丰富文化生活,让居民切实感受到“有人管、有人帮、有人暖”成为。
守护“夕阳”情意浓
一顿热乎饭,承载着老年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。2023年7月,东华镇颐养之家正式运营,在为周边老人提供助餐服务的同时,还配备了康复区、音乐室、舞蹈室、书画室、理疗室等,让老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。
东华镇颐养之家护理人员正在为老人测量血压。
“目前,全市已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,提升改造村级互助幸福院15个?!被な欣狭涫乱抵行闹魅握愿=芩担拔颐翘剿餍纬闪恕筛粗?、可推广、可持续、可提升’的‘四可’工作法。每年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27.2万人次、文娱等服务35.4万人次,累计减免助餐费用65万元,努力让全市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持续提升。”
托起“朝阳”新希望
“一老”连着“夕阳”,“一小”连着“朝阳”。在做好养老服务的同时,华亭市正积极打造婴幼儿托育中心,推动“一老一小”服务融入基层治理,满足多元化需求,让“幼有善育,老有颐养”落到实处。
市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副主任刘娜介绍说:“我们将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深度合作,通过功能整合、专业赋能与机制创新,重点在课程研发、师资共育、标准制定三大维度突破,树立区域托育标杆,为全市婴幼儿托育行业提供参照范式,填补公办托育空白,全方位满足托育保健需求?!?/p>
零距离的“精神食粮”
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温度的重要体现?;な形幕莩中剿鳌岸┑ナ健蔽幕筒头?,常态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培训。
“自2010年免费开放以来,我们举办了大量公益文化活动,形成了一系列品牌?!被な形幕莸持Р渴榧橇粤?,“目前已开设舞蹈、声乐、书画等线上线下培训课程,惠及学员数千人次。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,有效扩大了文化惠民的覆盖面?!?/p>
华亭市文化馆暑期公益班绘画培训课堂。
精耕细作社区服务,暖心守护“一老一小”,普惠共享文化滋养。如今,漫步城区,设施齐全的广场上人流如织,健步、打拳、跳舞、唱戏的市民其乐融融。这张日益紧密的“服务网”,正以其看得见的实效,持续为城乡居民的幸福生活“加码”,生动诠释着“城市服务型”发展的深厚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