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彦英
沉寂的冬日已去,春日暖阳透过树隙洒在田间地头,勤劳的果农乘着美好的时光,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
“听说今天镇上来了大教授,是专门解决果树种植、管护技术困难的!”这一消息传遍了秦州区中梁镇家家户户,得知消息群众欢呼雀跃,奔走相告,一时间果园里聚集了200多人,培训课堂更是挤得水泄不通,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教授的到来。
3月10日上午9时许,天水师范学院教授、甘肃省大樱桃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呼丽萍教授来了。掌声雷动,欢呼声此起彼伏,简单地打招呼后,呼教授马不停蹄地进入了正题,开始上课堂讲解培训。
从果树栽植、品种选择、整形修剪到花果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,台上呼教授讲得认真详细,台下群众听得专注,记得仔细。
“呼教授,我对苹果树的修剪技术还跟不上,如何弥补?”
“呼教授,大樱桃疏花如何能留住好的,摘去次的?”
……
对于群众的提问,呼教授不厌其烦,一一解答。
第二课堂是田间地头的示范。果树修剪、拉枝要以造型和通风、通光为主;施肥要掌握好时间;病虫害防治的药要适量;对群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,呼教授作了示范指导。
时间真快,不知不觉已过去三个多小时?!拔腋龉嗥鸺际跖嘌?,今天上午是最开心的,没想到需要技术的果农那么多。更没想到的是,在整个培训过程中,秦州区科协和中梁镇的领导全程陪同,并认真聆听。果树的提质增效一定要做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,都能达到果品提质增效?!焙衾銎几咝说厮?。
“培训时间有些短,但受益不少。我会运用好今天所学,管护好大樱桃,卖个好价钱。真的希望这样的培训能多搞几次,让我们果农运用技术发家致富?!敝辛赫蛉宕宕迕窈谓ㄆ窖劾锍渎似谂?。
今年两会报告如缕春风,“要在‘土特产’上做文章,促进特色产业延链增效”的表述给果农指明了方向。
中梁镇是果树种植大镇,群众这些年靠果树发了家、致了富。但是,由于种植历史悠久,果树老化,种植技术落后成了果农的心头病。
“要解决这个难题,只有加大力气,让科技赋能,进行科学果园改造,提高种植与管护技术,才能让产业增效,群众的日子也会更有奔头?!敝辛赫虻澄榧茄钫研切判穆?。
为此,秦州区科协与中梁镇前期调研摸底,针对果农需求“量身定制”培训计划,通过技术下沉解决果农实际问题。
“这次培训太及时了!中梁镇的果园这两年病虫害不少,产量受到了影响,听了专家讲解和现场指导,群众心里有底了,对果园管理更有信心?!鼻刂萸菩飨聿剿担乱徊?,秦州区科协将持续聚焦基层实际需求,继续组织多领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,为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贡献力量。